(通讯员:王杰、赵建)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职能和本质要求,高质量人才培养要依靠高质量教育。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笃志博学、医精德诚”的校训精神,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聚焦育人“根本”,深化思政铸魂育人,擦亮教育“底色”,推进教学内涵建设,打造育人“品牌”,赋能教学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新优势,全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系列突破性、系统性、标志性成果,育人成效显著。
一、思政育人、入心入味,守牢课堂育人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制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领导带头抓思政课建设机制》,建立学院领导抓思政课建设机制,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规范组织管理、队伍管理。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新聘思政课教师19人,专职思政课教师达到45名,学院专职思政课教师师生比1:304。发布《思政课教师岗位津贴发放考核评价办法》,充分发挥岗位津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激励作用,思政课教师队伍更加稳定。丰富完善思政课教育数字化资源,新建华东保育院、青州臧台、青州长秋三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真人实景VR资源,拍摄制作网上云展厅,增加山东爱国主义教育平面资源20个,思政课的鲜活度和立德树人实效性凸显。结合疫情防控、党史学习教育、“红色云展厅”进校园等,创新课堂和实践活动,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人民网、全国高校思政网、山东教育新闻等20余次报道思政活动开展情况。
专业课程思政效果入微入味。紧紧抓住制度建设、体系研究、课堂教学、教师队伍等核心要素,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着力构建全面覆盖、层次递进、左右衔接、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打造课程思政育人新格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课程思政能力等级认定标准》等,开展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测试,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引导各教学部门及教师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各项工作。深挖思政元素,进一步推进“四融三进”育人体系建设,构建了将思政元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四融”链条式,将育人理念进入学习评价、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三进”全方位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该育人模式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搭建课程思政育人平台,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设工作体系、课程建设、教师发展3个研究工作室,分方向攻关、协同推进。以赛促建,先后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优质课程标准比赛、学习评价中的“课程思政”比赛、“课程思政”金课比赛等,编制“隐性思政教育”教学设计和学习评价优秀案例库,同时加快“VR+”数字课程和数字资源建设,助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现如今,走进学院的任何一个课堂,满满的思政元素,都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的扣子。
二、优化专业、服务产业,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紧盯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围绕山东省“十强”产业和潍坊市“5+5”培育产业,建成专业评价系统,推进专业评价考核,实行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目前,学校招生专业27个,与潍坊及山东区域产业匹配度100%。坚持“对接产业、动态调整、融合发展、自我完善”的专业群建设发展机制,形成护理为基础、养老为引领、七个专业群齐头并进的建设机制,持续推进由单个专业建设向专业群建设转变,形成与专业群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新形态、教学新形态,专业群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目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建有7个院级专业群、4个市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中职特色品牌专业、2个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
建立各专业普遍竞赛制度。贯彻职业教育面向人人和全面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将技能大赛作为专业建设的助推器,将大赛成果融入专业建设,将大赛机制融入课程,形成教研引领、育训结合、强化训练、团队协作、制度保障的技能大赛培训长效机制,将职业技能比赛覆盖全部专业、全体学生,以培育具备竞争力的工匠人才。学生技能及双创能力显著提升,连续5年,在全国养老服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奖200项,潍坊护理职业学院连续两年承办全国、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续四年承办技能兴鲁口腔修复工艺技能大赛,潍坊市职业技能大赛等。
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发展新路径。成立产业学院建设工作专班,确定了1个园区带动N个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校企双方依托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和集团雄厚资源,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从专业共建、师资培训、联合实验室、科研项目合作、实习实训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学院建有1+N智慧健康养老现代产业学院,与山东牙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现代义齿产业学院”,与潍坊文华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文华托育产业学院等,为医养健康新产业培养“适销对路”的技能型人才。目前,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比例为28.89%,学生实习开出率100%,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和年终就业在同类院校名列前茅。
推进教师实践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校企共同打造产教联合体,构建“四阶三链、医教协同”双师教师建设体系,对418名教师进行“初中高卓越”双师考核制度,122名教师参加医院及企业实践锻炼,双师型教师占比由42.3%升至66.48%,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态。学院被国家卫健委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基层西学中能力建设工程带教基地,是山东省“五运六气”研究和传承推广基地,当选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传播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单位,李宏中医药科普工作室被确定为第一批山东省科普专家工作室,学院建有“八岐山”小郎中中医健康馆,探索创新“师带徒”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强化过程、探索增值,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创新教师评价机制。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发挥高职教师主动性与创造性,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学院聚焦“双师型”教师发展和评价,构建起“四阶三链”双师型教师发展,形成生涯发展链、职称发展链、双师成长链3条教师发展通道,每个通道分“4阶梯”设计,教师可以据实、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重点发展路径,职业规划更更加清晰明确。构建了“1+6”教师考核评价模型,以师德师风、教学基本能力、课程思政能力、数字化教学能力、课程诊改能力、教师诊改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一项要求+六项能力”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在实践中,先后出台制度标准10余项,已完成两轮“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和青年教师考核测评,教师上课优良率99.28%,96.7%受访学生对学校老师的评价为优秀,聘任“双能型”产业导师担任专业课教学比例达20%以上,教师专业课程建设能力显著提高。
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学院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开展学分制改革试点工作,明确了“系统设计、稳步推进、提质赋能”的改革原则,形成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业进程、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发展环境和运行体制机制,发掘学生自身潜能,提高综合能力。先后修订完善《学分制实施方案》等12项制度文件,组织召开人才培养研讨会,研制27个专业的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召开新生学分制教学改革培训会议。学分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过程管理,并将职业技能大赛成绩、英语四六级成绩等纳入综合素质测评,测评结果作为申请奖学金、专升本等工作的依据。
四、数字赋能、要素驱动,推进数字治理水平
建立部系考核和项目推进机制。严格落实提质培优文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趋势,围绕教务管理系统进行教学生态圈建设,加快对教学原始数据的汇聚共享和开放开发,修订完善《系部教学工作年度考核方案》,建立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夯实基础为根本,以高水平成果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系部办学评价体系,包含一级指标8项,二级指标44项,共62个考核点,探索建立教师“业绩成果”管理系统,实现技能大赛、教学大赛、教学成果等数据信息的伴随式采集、实时采集。
推进教学数字化资源建设。按照“深度融合、应用驱动、机制创新、全面提质”的原则,构建以学习通为主,以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为辅,其他平台为补充的课程建设体系,推进课程资源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教学方式由“有任务点”向“有互动”转变、开放形式由“SPOC”向“MOOC”转变,着力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突出医养健康特色、符合学院办学定位、服务于专业群建设的在线精品课程群、课程思政课程群。目前,学院开设的188门课程均在线上课程平台建课和应用,其中,在线开放式课程为51,校内网络教学课程137,网络教学覆盖率为100%。10门课程获得2022年山东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立项,1门课程立项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取得了学院课程建设的新突破。“银发无忧e时代--手机中的智慧生活”线上培训课程被教育部遴选为优质课程资源。学院联合主持建设“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资源总量达到16051条,平台注册用户达62429余人,参与建设的“儒家文化与鲁班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资源库,被27所省内外兄弟院校学习使用。
构建“混合式教学监测模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积极参与,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现自主、广泛学习,进行课堂教学诊改,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开展混合式教学评价,探索完成“混合式教学监测模型”构建,发布《混合式教学学期应用评价方案》,对教师从教学资源建设(资源上传、章节测验、试题、试卷)和教学互动(发布活动、发/回贴、作业情况、考试情况)两个方面开展客观评价。随着混合式教学模型的建立,评价方案的启动,线上教学资源不断完善,教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达100%,教师混合式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资源建设质量和应用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充分挖掘、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体系及教师发展体系等,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下一步,潍坊护理职业学院将立足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推进教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务处)